過去北京管小吃叫“碰頭食兒”,碰見街頭出攤兒的就墊補兩口,不求吃飽,也并非真餓,只是為了嘴不閑著。 新北京容不下舊小吃 前一段,菜市口南橫街修路,幾十年沒動過地方的“小腸陳”要拆了。不少人趕著要再看看那口一米多的明爐大灶,那里面,醬色的老湯正翻滾著火燒、大腸、肺頭和炸豆腐。這是“小腸陳”一個月內(nèi)的又一個“利空”,十來天前他們剛跟九門小吃因為租金鬧翻,據(jù)說九門立刻找了個山寨版小腸陳頂上,接著賣鹵煮。 北京小吃被圍追堵截并不稀奇,王府井步行街建成后我就沒在那兒見過地道的北京小吃;其他地方也是找不著“年糕楊”,只有“漢堡王”。 過去北京管小吃叫“碰頭食兒”,碰見街頭出攤兒的就墊補兩口,不求吃飽,也并非真餓,只是為了嘴不閑著。小吃一般用料不貴,但便宜不代表隨便。拿常見的豆腐腦來說,現(xiàn)在頂多擱點木耳黃花,但昔日“南白北馬”的豆腐腦澆的都是厚鹵,里面必擱羊肉,蘑菇也只用張家口的口蘑;清代天福號做醬肘子只認通州一種叫“開鍋爛”的黑皮豬,還得是80斤以下的豬秧子;老舍小說《四世同堂》里,什剎海邊賣的冰碗更是形色味俱全――“一大碗冰,上面覆著張嫩荷葉,葉上托著鮮菱角,鮮核桃,鮮杏仁,鮮藕,與香瓜組成的香,鮮、清、冷的,酒菜兒”。冰碗兒講究的是吃個“鮮”,鮮藕菱角蓮子等都來自旁邊的什剎海。如今冰碗是早沒了,新一代的北京人大概連聽都沒聽過,什剎海也早不產(chǎn)那些了。 一方面是用料講究,另一方面在于“胸無大志”,過去的小吃業(yè)主但求守住自己這攤兒,做豌豆黃的只做豌豆黃,做羊頭的只做羊頭,東西雖小,貴在忠貞,百年不渝,絕不碰別人的一畝三分地。而且拒絕做大,從街頭散攤發(fā)展到固定門臉就算到頭了,從沒想過開連鎖店甚至加盟店。相比之下,現(xiàn)在的小吃經(jīng)營者都是商業(yè)巨子,前幾年有個掉渣餅,光在北京就開了500家,比麥當勞肯德基加起來還多一倍,結果開得快倒得更快。 心思都在擴張上,自然無暇顧及口味。過去的小吃傳人雖然無心做大,但人家自有更高追求:御膳房怎么著,你們做燕窩鮑翅有兩下,但做我這偏門小吃未必行!畢竟人家專精此道,鉆研了一代甚至幾代,連回頭客都是祖?zhèn)鞯?。可見過去的小吃生意同樣在擴張:只不過現(xiàn)在的小吃是空間上的擴張,多開門店然后銷聲匿跡;而過去的小吃更追求時間上的擴張,爭取做成百年老店,余韻長存。 從追求時間到追求空間,這種時空轉(zhuǎn)化正是新老小吃的區(qū)別。如今的北京小吃乍一看也挺火,那是因為打著“正宗”旗號蒙事的太多。王府井小吃街就不說了,按理本該是最地道的京味兒小吃,實際賣的都是炸蝎子炸螞蚱,外國人不知道還以為老北京人都是蛤蟆變的。還有廟會,充斥了各種來路不明的食物,從原料到衛(wèi)生都很可疑,連攤主的笑容都顯得臟兮兮的。最關鍵的是你壓根見不到招牌上說的“北京小吃”,基本上一水兒的羊肉串,一散場滿地竹簽子。這里面涉及一個經(jīng)濟學問題。 經(jīng)濟學里有一條“格雷欣法則”,也叫“劣幣驅(qū)逐良幣”,說的是在鑄幣時代,當?shù)陀诜ǘㄖ亓炕蛘叱缮蔫T幣(劣幣)進入流通后,人們就傾向于將足值貨幣(良幣)收藏起來。于是良幣被驅(qū)逐,流通領域只剩劣幣。北京小吃的變遷也是“劣幣驅(qū)逐良幣”的結果:當經(jīng)營者發(fā)現(xiàn)偷工減料也不影響利潤,就不會再碰費心費力的正宗做法,于是偽劣小吃充斥市場,食客們舉目望去皆是爛小吃,被迫擇一而食,最終好小吃被徹底驅(qū)逐。這就是為什么廟會大多以肉串為主營業(yè)務,這東西成本低廉、加工方便、銷售量大,比做爆肚和豆腐腦省事多了。 所謂小吃,只有在小本經(jīng)營的時代才稱其為小吃,可如今寸土寸金的商業(yè)區(qū)哪兒允許你小本經(jīng)營?怪只怪那些老字號位置都太好,租金成本必然要揉進定價,所以食客們品嘗的不只是食材和手藝,還有地皮。即便這樣都保不住鋪面,前門大柵欄拆遷,老字號照樣走人,全搬到什剎?!熬砰T”。有些人就是對管理上癮,總喜歡把散養(yǎng)變成圈養(yǎng),原本服務于街里街坊的小吃華麗轉(zhuǎn)型,成為面向老外和旅游團的北京形象工程。 不少人認為北京小吃衰落是因為技藝失傳,這倒未必。北京過去是個閑適的城市,小吃也是閑適的產(chǎn)物,可現(xiàn)代北京人的出沒模式從“日生活”變?yōu)椤耙股睢?,小吃只能讓位于燒烤。所以北京小吃的衰落,表面上是會做的沒了,但歸根結底,是會吃的沒了。(文/金尚賓 插圖/李曉東) |
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吉安論壇
( 贛ICP備2021010355號|
贛公網(wǎng)安備36082102000120號 )值班電話:13410000095
站點地圖
GMT+8, 2025-5-8 11:21 , Processed in 0.047699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